《Inside out2 腦經急轉彎2 -- 觀後感》

如果你常覺得焦慮、想初步理解焦慮、甚至了解自己的焦慮,很推薦腦筋急轉彎2這部電影。
因為他把一切腦海中,如何產生焦慮的過程都具象化了
當初會想看是因為看了 Inside out1,覺得喜怒哀樂的情緒很有趣,但遲遲未行動,後來聽了《周慕姿的放心說》 podcast 節目 EP09,裡頭簡介焦慮在腦中作祟的過程,讓我下定決心要去看!

焦慮的本質

第二集的主角我覺得就是 Anxiety 阿焦。
先說說焦慮的本質,《認知覺醒》這本書提到:
焦慮的原因就兩個
想同時做很多事, 又想立即看到效果。
作家王小波說:「人的一切痛苦,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。」
焦慮的本質也契合這個觀點,當自己的慾望大於能力,又極度缺乏耐心,就會感到焦慮。也就是說,人之所以會焦慮,就是因為慾望與能力之間的差距過大
是不是有點抽象?所以我才推這部電影,他「具象化」了一切「抽象化的情緒」。

他具象化了,人類在青春期後才會有焦慮。

科普一下,人腦分成
  • 本能腦
  • 情緒腦
  • 理智腦
而大多時候,我們做決策不是靠理智,寶貝們,我們從來都不是靠理智在決策ㄚ((誤。
理智腦雖然高階,但比起本能腦和情緒腦,他的力量實在太弱小了,原因很多,這裡就不贅述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上面提到的認知覺醒》這本書。
這邊提其中一個原因:
就發育時期而言,本能腦早在嬰兒時期就發展完善;情緒腦要等到青春期早期才趨於完善;
理智腦則是最晚要等到成年早期才發育成熟。年齡上是 2 歲、12 歲跟 22 歲,算起來各階段時間相差約 10 年,所以在人生的前 20 年裡,我們總是顯得心智幼稚不成熟。


Inside out 2 就完美詮釋了這一點,阿焦、嫉妒、羞愧、阿廢等情緒,就是在 Puberty 按鈕從主控台亮起後,才登場的!
阿焦等人的出現,也說明了主角正式進入青春期。
除此之外,他們在出現前,也有一堆工人把原本樂樂他們住的地方打掉,弄得一團亂,也說明進入青春期前的大腦,其實也是打掉重建,會進入一陣子混亂狀態。

他具象化了,人會關閉情緒。

從心理學上來說,有些人會因為感受情緒太痛苦,於是就把他關掉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周慕姿的《羞辱創傷 -- 情緒隔絕》
有一幕樂樂、悲傷、驚驚、怒怒被關到罐子裡,拋到大腦所謂的「廢棄區」時,
讓我想起了這一點。
情緒隔絕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,讓你不再感受到某些情緒,因而覺得安全、舒適。而我們最常看到的是關閉一些負面情緒,讓自己被壓抑。「先解決事情,再處理心情」。因為,這些情緒被自動化地壓抑到最深最深的地方,讓人無法覺察,我們就會覺得安全、可控。

但這裡關閉的是「樂樂、、驚驚跟怒怒」,同時關閉了樂樂跟憂憂,感覺是關閉對世事的一切基本感受,好可怕。如果你被焦慮給主導了思緒,就會進入這樣的狀態,除了焦慮,其他一切情緒都再也感受不到。

他具象化了,情緒是如何操控我們的。

那些情緒在平常的時候,都在主控台前默默操縱你,而你不知道也不覺得自己被控制,這就是最危險的!現在具象化後你可以清楚知道是誰在操縱你的情緒,尤其是阿焦都在主控台的時候,清楚地知道現在被焦慮掌管情緒(情緒覺察),真的覺得非常重要。
因為當你意識到你現在正在為什麼而焦慮,才有機會去拿回主控權,安撫自己的焦慮,就像了樂樂安撫阿焦,情緒們最後擁抱思緒一樣。

說到思緒,就是那顆漂亮的水晶球,無論你長成什麼樣子,我們都愛你。

他具象化了,情緒形塑出思想。

事情會過去,情緒會留下,那些情緒會成為我們一絲絲的信念,電影中的情緒球放到腦中後,都長程一絲一絲漂亮的觸手,我覺得就像神經元與神經突觸。最後編織成大腦,造就出你看世界的信念,也成就了你的人。

總之,這是一部很值得看,可以幫助你更進一步思考內心情緒怎麼主導你的行為的電影。
推推。

他具象化了,腦中的焦慮製造工廠。

夜晚中,阿焦控制一堆工人在深夜時,不斷製造可怕景象,播放給主角看,刻劃出我們會為了隔天還沒到來的事情產生焦慮的經典呈現,都是因為焦慮工廠,讓我們輾轉難眠,學會把工廠停工,才能獲得一夜好眠。

他具象化了,焦慮風暴。

阿焦在主控台不斷轉圈圈,當機的樣子,讓誰也碰不了主控台,呈現了一個人在焦慮風暴中的樣子。畫面用阿焦失控的樣子形成的風暴真的太經典了,完全就是一個人因焦慮而崩潰的經典呈現。

說了這麼多,請記得,焦慮是正常的,如何安撫焦慮,才是最重要的。
接納自己的情緒,思考自己正為什麼而焦慮,從而關掉「過多的」焦慮鏡頭。
可以試著想想,這件事情真的有這麼嚴重嗎?你為什麼會這個不開心?你焦慮的事情拉到現實的情況又是什麼?

而其實大部分的時候
我們擔心的事情都不會發生,發生的都是那些沒想到的事情。
所以就,別想了吧XD
活在當下
會焦慮,就是因為你活在未來
---
感謝公司的生日假讓我獲得了包場的電影院💕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紅石抱石技巧 V3 - V4 訓練班 - 整體上課心得

《涅瓦大學的學習秘訣—李佳達》只看了一篇文就成長了

《把時間買回來》